11月12日,由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、中国煤炭学会主办的智能化矿山创新发展论坛在北京举办。论坛发布的《中国煤矿智能化发展报告(2020年)》(以下简称《报告》)提出,煤矿智能化是煤矿综合机械化发展的新阶段,是煤炭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变革的新方向,是煤炭工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技术支撑,也是绿色矿山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。
《报告》总结分析了我国煤矿智能化发展现状,系统介绍了国内外煤矿智能化研发成果和实施经验,从智能地质探测、智能掘进、智能开采等多方面系统阐述了智能化煤矿建设的主要技术、装备与软件平台。
《报告》指出,目前,我国煤矿智能化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,虽然在部分煤层赋存条件较优越的矿区实现了工作面“有人巡视、无人值守”智能化开采,但相关技术尚难以直接应用于条件较复杂的煤层,存在研发滞后于企业发展需求、智能化建设技术标准与规范缺失、技术装备保障不足、研发平台不健全、高端人才匮乏等问题。
《报告》提出,为解决制约行业发展的人才、技术与机制问题,推进我国煤矿智能化建设相关产业关键、共性及重大前沿技术与装备研发,提高我国煤矿自动化、智能化发展水平,必须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、市场为导向、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。以煤矿智能化创新联盟为主导的行业协会通过向政府提出政策建议,向企业提供发展战略与技术引导,发挥了较大作用。
《报告》还对黄陵矿业集团等大型煤业集团煤矿智能化发展现状、存在问题与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,介绍了不同省份、地区煤矿智能化发展相关政策,提出了煤矿智能化发展思路,为我国煤矿智能化建设提供了范例和经验借鉴。
此外,论坛发布了《智能化煤矿(井工)分类、分级技术条件与评价》《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分类、分级技术条件与评价指标体系》两项通用基础标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