辽宁二道沟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按照既定的人才培养战略部署,结合公司发展需要与人才队伍现状,明确培养路径,找准定位,通过在技能人员中开展师带徒、一职多能、段长轮岗等系列有效举措,扎实做好新时代人才培养工作,实现了钳电复合型技能人才合并培养,为持续“瘦身健体”做好充足的人才储备。“人”的算盘打好了,工作效率和效果明显提高。
段长轮岗:人尽其才,岗尽其能
基层工段长是生产管理的“最后1公里”,其培养首要是着眼于岗位的实战训练,而轮岗是提升其实战能力和理论本领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之一。选矿厂共9个工段、18位工段长,从事单一工段平均时长5年以上,滋生了经验主义、惰性心理,工作中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性,工作效果不佳,不利于新时期企业的发展。
面对这些日益凸显的问题,经过充分酝酿、分析,辽宁二道沟公司于2月份在选矿厂全面推行了“段长轮岗”,第三党支部书记、选矿厂厂长孙逊从事多年基层管理工作,经验丰富,在段长轮岗人选及人员调配工作上提出了很多意见和建议。人力资源部结合个人性格、工作方式方法和优点长处来选岗调人,最终对选矿厂12个工段长进行大调整、大轮换。各工段长到新岗位后主动打破习惯思维,充分发挥各自的才华与能力,工作积极性明显提高,工段“一池活水”,效果立竿见影。
李振利是资深钳工,曾在坑口一线工作10多年,到选矿厂工作8年多,今年2月实行“段长轮岗”后,从磨浮工段调到脱水工段。他是个工作条理性很强的人,善于思考和发现问题。他到岗后迅速整理工作思路,先后提出事故池杂质多、精金矿水分高等问题,厂长孙逊高度重视,针对每个问题研究制定整改措施,使问题一一解决。
仅6个月时间,脱水工段内外“焕然一新”,工作成效显著。一是通过延长每班出矿时间,使精金矿一次出干净,避免剩余矿再次抽回磨浮程序,减少能源浪费;二是安装水位到限自动预警装置,在根源上解决事故池杂质多、淹损水泵发动机的问题,有效降低设备故障率;三是为精金矿存放的厂房增加通风窗,将部分遮光棚顶更换为透明棚顶,保证采光充足,加大蒸发,有效降低精金矿水分;四是建造两个事故池子,增加二次、三次沉淀后直接回收至精金矿,排出的水抽回磨浮经过其他工序,最终排至尾矿库;五是做好废物回收利用,设置废料回收角,大小材料、废旧电机都摆放整齐,利用棚顶更换下来的彩钢瓦搭建了室外材料存放棚。这一系列举措有效避免了多项资源流失和安全隐患,做到了物尽其用。说起这些“改革”,李振利脸上带着满意的笑容,总说自己就是干了本职工作而已。
钳电合一:一职多能,互利双赢
钳、电两个工种是选矿厂设备作业的两大保障力量。多年来,钳、电分轨运行,出现推诿扯皮、维修质量和效率低等现像,特别是近几年钳电工年龄两极化,从事技术工种的人越来越少,钳、电技能人才短缺,现有技术力量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。鉴于此,公司提出探索钳电合一举措,制定了鼓励支持师带徒、一职多能培养技能人员的实施方案,并在选矿厂试行。公司选拔2名优秀电工、6名优秀钳工签署“师带徒”协议,8人都有信心明年拿到“双证”,试行效果非常理想。
实行钳电合一,可以有效解决维修交叉、职责不清、互相推诿的问题,保证设备运转率,提高工作效率,在为公司发展储备复合型人才的同时,也为个人能力提供了机会和平台,可谓是互利双赢。
选矿厂电工郝玉成,就签订了“师带徒”协议,他的师傅是钳工高级工张月生。郝玉成是选矿厂公认的年轻人当中电工技术非常不错的小伙子,在完成本职维修工作的同时,非常勤奋地紧跟师傅学习钳工技术,随叫随到,学习动力足,从没有畏难情绪。经过5个多月的学习,目前基本掌握水电焊、砂泵维修等技能,预计再经过一年的动手实践,就能独立担起一般的钳工任务。
在“师带徒”模式下,选厂技能人员的工作氛围特别好,不论是哪个工种的活儿,大家都一起干,徒弟愿意学,师傅教着也有劲儿,钳电维修方面的工作水平明显提升。
推动公司持续稳定发展,离不开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的支撑。辽宁二道沟公司高度重视人才培养,特别是技能人才的培养与积极性的调动。选矿厂作为试行单位紧跟公司发展步伐,做好内部人才培养的工作,在内部管理人员、技能人员实行段长轮岗、钳电合一举措以来取得了突破性成果,打好了“人”的算盘,使整体工作良性循环,达到生产组织的最佳状态,不仅为公司创造经济效益,更为公司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。